飞图结构梁校对 (订阅用户到群文件下载完整演示)
快捷方便、功能强大、实质是一个梁画图改图平台
飞图梁校对功能,是为了解决梁平法图校对的问题,实质也是一个梁平法的工作平台,用户可用来校对、改图、重复校对,直到所有梁全部通过为止。
与其他梁校对功能相比,飞图梁校对有以下特色和优点:
1,简便、舒适、眼睛不累。独创最人性化设计的用户界面和最简洁的操作流程。飞图梁校对不采用在对话框上密密麻麻列举成百上千处错误,更不在用户图纸中画几百根直线指向校核错误的地方。采用独特设计的最简化界面与操作习惯,使用户专注于当前某根梁或某几根梁,关闭所有与之无关的图形元素,最大限度满足真正舒适的需求。
1,简便、舒适、眼睛不累。独创最人性化设计的用户界面和最简洁的操作流程。飞图梁校对不采用在对话框上密密麻麻列举成百上千处错误,更不在用户图纸中画几百根直线指向校核错误的地方。采用独特设计的最简化界面与操作习惯,使用户专注于当前某根梁或某几根梁,关闭所有与之无关的图形元素,最大限度满足真正舒适的需求。
2,准确、详尽。提供绝对准确的原计算书数据,以及大量辅助用户判断的其他数据,如不仅有原图配筋数据,也有平法配筋面积值;对于校核结果,提供非常详尽的每一步论证过程。由于所有数据详尽齐全,用户实际可用这个功能进行配筋改图,而不仅仅是校核审图。
3,灵活交互。提供最大程度的各种交互,即对每个梁,都可以“发现错误->修改错误->再次校核->确认无误->通过此梁”这个循环,直到全图校核完毕。对于平面简单的情况,或不习惯逐梁校对的用户,又提供了范围(全图)校对->只显未通过->改图->再次范围校对这种循环。不仅准确自动分跨,而且提供“合并梁”、“断开梁”,“合并跨”、“断开跨”等手工改跨模式。校核中手工增加的集中原位标注可随时重新识别。详见演示或有声视频:
3,灵活交互。提供最大程度的各种交互,即对每个梁,都可以“发现错误->修改错误->再次校核->确认无误->通过此梁”这个循环,直到全图校核完毕。对于平面简单的情况,或不习惯逐梁校对的用户,又提供了范围(全图)校对->只显未通过->改图->再次范围校对这种循环。不仅准确自动分跨,而且提供“合并梁”、“断开梁”,“合并跨”、“断开跨”等手工改跨模式。校核中手工增加的集中原位标注可随时重新识别。详见演示或有声视频:
飞图梁校对需要什么条件、做什么准备?
飞图梁校对需要什么条件、做什么准备?
飞图梁校对操作流程与步骤?
飞图梁校对操作流程与步骤?
飞图梁校对如何交互(1)?——逐梁校对
飞图梁校对如何交互(1)?——逐梁校对
如何交互(2)?——范围校对
如何交互(2)?——范围校对
如何交互(3)?——飞图梁校对自动判跨与手动改跨
如何交互(3)?——飞图梁校对自动判跨与手动改跨
使用必读之:1,正式使用前至少看一遍!杜绝误操作导致的“错误”
使用必读之:1,正式使用前至少看一遍!杜绝误操作导致的“错误”
使用必读之:2,典型的正确的飞图梁校对条件图
使用必读之:2,典型的正确的飞图梁校对条件图
使用必读之:3,如何快速“消除”/验证飞图梁校对显示的错误?
使用必读之:3,如何快速“消除”/验证飞图梁校对显示的错误?
使用必读之:4,校核中手动增加(部分增加)的集中原位标注,如何重新识别?
使用必读之:4,校核中手动增加(部分增加)的集中原位标注,如何重新识别?
订阅用户专用答疑
订阅用户专用答疑
其他常见问题
其他常见问题
1,梁校对第一步必须用命令[添加飞图计算书]导入计算书,所以需要准备YJK或者PKPM的计算书结果文件夹。这个每个工程肯定有,无需特别准备;但注意构件截面文件和wpj对应,并在同文件夹,这个步骤其实也无需特殊准备,一般计算软件默认都是这样(如PKPM构件截面名可能需要设置,后详述):
目前支持的计算书,对于YJK,默认是“构件编号”,外观如下:
对于PKPM,默认是“wpjw”,外观如下:
2,用命令[添加飞图计算书]导入计算书,所以说梁校对的先决条件是图中必须有一个“飞图计算书”,这是先决条件之一。在加载了飞图的时候点击该计算书会弹出对话框,梁校对的按钮就在这个对话框的“校对”页面:
3,先决条件之二,既然是梁校对,必须有用户画好的平法施工图。这个梁图对图层、文字样式、字高等没有任何特别要求(图层是后续指定的),集中标注引出线可以是线或者多段线,但要保证集中标注、原位标注的文字,是普通单行文字,目前暂不支持多行文字。
操作流程其实很简单,只需两个步骤、提问两次,每次只要仔细看命令行提示即可,详述如下:
1,发命令后,会看到从计算书那里拉出一根线,提问“在用户图上选择对应点”。这个是因为飞图梁校对不采用把计算书和用户梁平法图直接堆叠的方式(否则不但非常凌乱无法看清楚、而且伤害眼睛),所以需要在计算书和用户梁图之间建立一个联系:两边取相同的点。注意计算书上那个基点是默认取了某个柱的角点,按空格或回车可以切换这个基点自己选一个方便的点,然后到梁图点一个相同位置的点。示例如下:
2,第二步会提问:“请框选当前需要校对的梁平法施工图<空格或回车设置集中原位标注图层>:”,此时框住需要校对的整个范围(通常是某一层)即可。注意在框选的时候就需留意有无漏选图层,如果图层都设好了,那么所有集中原位标注都会亮显:
如果发现有些标注没亮显,则需按空格或回车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上点拾取按钮,将没亮显的平法图层也指定上:
除了留意有无漏选,同时也需注意有无误选。集中原位标注可以是相同图层。
3,经过以上两个步骤以后,如果中间有任何程序认为的异常,会弹出警告对话框、提示是否继续。一切正常的话,会得到一个把集中标注、原位标注都已经关闭了的用户梁图,如下所示:
这个是正常的结果,表示由此真正开始梁校对交互过程,注意仅仅是关闭可见、不必过度恐慌,无需担心梁图被损坏!任何时候点“结束校核”会将图恢复到校核前最初始状态。不过任何时候定期存盘、自动存盘都是绝对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程序在初级阶段bug难免,所以也会得到存盘的提醒。
![]() |
详细如上面动图所示。
上面所述步骤得到一个已将集中原位标注关闭的梁图,可称之为“梁校对工作平台”,由此正式开始梁的校对、改图、再次校对、通过等循环,直至全图结束。飞图提供了“逐梁校对”和“范围校对”两种常见场景,本节叙述“逐梁校对”。
梁校对的操作只需要一个单击、注意不是单击梁线而是梁中线:仔细观察能发现每根梁中间都多画了粗线(默认、可改),鼠标单击要校核的梁的梁中线,该梁的集中、原位标注会显示、再次单击则又关闭;点[全部显示]可以恢复显示所有已关闭的集中原位标注,反之点[全部关闭]。推荐按默认的全部关闭模式,能把所有无关信息暂不显示,突出当前重点。
显示的同时进行校核,程序把认为的错误用小红旗(默认、可改)标识出来,如果程序认为该梁无错则命令行提示是否标记为通过,如用户同意此梁无错可按空格或回车采纳默认值,设当前梁为通过,则此梁的集中原位标注、梁中线等所有相关内容此后再不显示(用菜单可以撤销指定为通过,以便再次校核)。(程序绝非万能!)如果某根梁提示有错误但用户确认无误,可以忽略错误点击“通过此梁”按钮,将当前梁设为通过(关闭所有标注、附加提示、梁中线等)。
如果有错误:鼠标悬浮到小旗可看到详细错误提示,也可单击小旗得到错误提示(弹对话框或打印命令行,可设)。消除这些“错误”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推荐双击选配筋表)直接改图,例如提示配筋不足或偏大的情况;二是修改校核参数,例如把容许面积倍数等调整到常用的合理范围。无论哪种情况,改图或改参数后,再次点击该梁则重新校核。
如果某根梁是简化表达方式则默认校核其同号梁,如果认为有错则提示是否跳转到该梁。
可以看到,“点击校核->查看错误->改图->再点击校核->确认无误通过”用这个循环可以遍历图中所有梁,直到全图结束,所有梁中线都消失,此时点击“结束校核”,将恢复全图到校核之前的最初始状态。
注意梁校对命令执行过一次即内置了“视图手动同步”功能,即任何时候可输命令[QQF]切到计算书的同步视图,再按一次QQF切回梁图。可使用【组合快捷键设置】将其更加简化例如设为按TAB键切到任意同步视图。这个操作可选其实并不必须,因为默认已经在梁中线绘制了原计算书文字(可改字高、颜色、控制是否可见)。
![]() |
详细如上面动图所示。
动图操作脚本:
飞图梁校对为满足用户丰富需求,除提供“逐梁校对”的工作流程外,还提供“范围校对”流程。
前期操作与“逐梁校对”一模一样,点击飞图计算书->再点“梁校对”->确认计算书->指定梁平法层->进入梁校对界面
可以看到默认的切换全图显示/关闭右边多了一个“*”号,这个含义是指在切换全图显示/关闭时不删除小旗。
对逐梁校对习惯可右键菜单修改这个功能为:切换全图显示/关闭时删除小旗,这样任何时候点一下全图关闭再点当前梁中线来校对,图面可以更加清晰一些。对范围校对习惯,这个需切换为关闭时不删小旗
直接点“校对框选范围所有梁”,框柱需要校对的范围即可。
再点“范围校对”按钮,可以看到弹出的菜单除了最初的几个命令外多了许多行,其中每一行代表一种错误
点每一种错误,则当前图面只显示这种错误的地方和数量
点了菜单后,按空格就可以重复此前命令(遍历当前错误命令:默认"QQE")可以在这些错误中循环切换,可以每个错误确认一下,也可以通过改校核参数等批量“消除”这些错误
建议优先确认和处理最后两个:识别错误和内部错误,这两个错误往往由梁分法与用户不一致导致,或梁内部分跨不一致导致。点“合并(断开)梁”或“合并(断开)跨”来消除这些错误。
如果觉得这类错误没有必要校核,也可以点“校核参数”把对应的校核开关设为关闭,则不再校核此类错误
小旗可以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错误,在“显示参数”设置,设置完再点“校核参数”进行每一类错误的颜色设置
对话框右键有常用三个菜单:全选、全不选、反选
校核通过的梁可以点“通过此梁”,或者“关闭所有已经通过的梁”,把中线关闭;有需要的话则重新“重置为未校核”
对于校核到的错误,要么调整分跨和分段消除这个错误,要么修改校对参数,要么直接改筋消除错误,要么直接通过(忽略错误)直到所有错误消失
其实范围校对与逐梁校对并可以灵活交替使用,没有什么绝对界限(也无需人为故意区分):有需要的话则框一个范围校对整个范围,否则单击某梁中线即可;只需了解:任何时候范围校对动态菜单下显示的,是当前图面上的错误数量和分类
前期操作与“逐梁校对”一模一样,点击飞图计算书->再点“梁校对”->确认计算书->指定梁平法层->进入梁校对界面
可以看到默认的切换全图显示/关闭右边多了一个“*”号,这个含义是指在切换全图显示/关闭时不删除小旗。
对逐梁校对习惯可右键菜单修改这个功能为:切换全图显示/关闭时删除小旗,这样任何时候点一下全图关闭再点当前梁中线来校对,图面可以更加清晰一些。对范围校对习惯,这个需切换为关闭时不删小旗
直接点“校对框选范围所有梁”,框柱需要校对的范围即可。
再点“范围校对”按钮,可以看到弹出的菜单除了最初的几个命令外多了许多行,其中每一行代表一种错误
点每一种错误,则当前图面只显示这种错误的地方和数量
点了菜单后,按空格就可以重复此前命令(遍历当前错误命令:默认"QQE")可以在这些错误中循环切换,可以每个错误确认一下,也可以通过改校核参数等批量“消除”这些错误
建议优先确认和处理最后两个:识别错误和内部错误,这两个错误往往由梁分法与用户不一致导致,或梁内部分跨不一致导致。点“合并(断开)梁”或“合并(断开)跨”来消除这些错误。
如果觉得这类错误没有必要校核,也可以点“校核参数”把对应的校核开关设为关闭,则不再校核此类错误
小旗可以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错误,在“显示参数”设置,设置完再点“校核参数”进行每一类错误的颜色设置
对话框右键有常用三个菜单:全选、全不选、反选
校核通过的梁可以点“通过此梁”,或者“关闭所有已经通过的梁”,把中线关闭;有需要的话则重新“重置为未校核”
对于校核到的错误,要么调整分跨和分段消除这个错误,要么修改校对参数,要么直接改筋消除错误,要么直接通过(忽略错误)直到所有错误消失
其实范围校对与逐梁校对并可以灵活交替使用,没有什么绝对界限(也无需人为故意区分):有需要的话则框一个范围校对整个范围,否则单击某梁中线即可;只需了解:任何时候范围校对动态菜单下显示的,是当前图面上的错误数量和分类
前期操作:点“梁校对”按钮->第一步输入基点->第二步框选范围,得到一个已关闭集中原位标注的梁图。
飞图推荐使用逐梁校核方式(界面清晰不伤眼);同时也提供了框选范围校核的方式(例如有时图比较简单、或用户需要框全图的情况)。
因此范围校对的菜单,“隐藏”在“通过此梁”按钮的右键:鼠标右键单击该按钮弹出“校核框选范围内所有梁”菜单:框选要校核的范围即可。
与之“配套”有另外一个菜单:“关闭所有已通过的梁”,功能与逐梁校对的“通过此梁”、或者“自动命令行提示标记为通过”一样,不过是批量全图处理。
经过这两步后,在图中就只剩下程序认为有错的梁,用户可在这个图面上重复逐梁校对的步骤:改筋或改参数->单击校核->通过。
如果某根梁或者某些梁被通过了(不是标注关闭、是梁中线关闭),则用该右键菜单第一行“重置框选范围内梁为未校核”,可以恢复范围内的梁为未校核状态,因而可以再次校核
同样地,任何时候按“结束校核”则退出对话框,并且所有图面恢复到校核之前的显示状态(注意指恢复显示;校核过程中已改筋的钢筋文字不恢复)。
飞图梁校对提供了逐梁校对方式和范围校对方式。无论哪种方式,由于程序不可能完全智能加上用户对设置不熟悉肯定会有这个疑问:
为什么提示有那么多错误?一个个验证通过这些错误,哪有那么多时间?
一、首先要区分这些错误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误操作导致的“错误”,例如最常见的计算书截面没有导入,或者指定梁平法集中原位标注图层有错漏。用户需自行观看至少一遍操作流程和演示,要提供最基本的正确的图形条件和符合规定的操作流程。初次使用的用户请仔细观察任何一个来自命令行或者弹窗的警告和信息,很多“错误”程序已经预估到并给出警示,详细观看这个动图演示:
为什么提示有那么多错误?一个个验证通过这些错误,哪有那么多时间?
一、首先要区分这些错误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误操作导致的“错误”,例如最常见的计算书截面没有导入,或者指定梁平法集中原位标注图层有错漏。用户需自行观看至少一遍操作流程和演示,要提供最基本的正确的图形条件和符合规定的操作流程。初次使用的用户请仔细观察任何一个来自命令行或者弹窗的警告和信息,很多“错误”程序已经预估到并给出警示,详细观看这个动图演示:
总结如下:
1,计算书没有切换到正常显示模式;需要显示一个层。
刚导入的计算书显示的是操作帮助(红黄绿色的几行文字),需要点一下它切到正常计算书再点校对。
2,没有截面数据;没点“同时导入截面”
计算书上很容易看到并没有截面数据,所以需要导入时勾同时导入截面,注意此时选文件的时候无需再选截面文件,程序也会有提示。
3,计算书图层指定有错漏。
这个操作错误的表现是某些梁没有梁中线,用QQF切换到计算书却发现计算书有梁。此时应该用[计算书图层设置]验证一下是否梁墙柱都已经指定好。
4,没有指定用户梁图图层,或图层指定有错漏。集中原位标注无需分开、可以属于同一个层。唯一注意是不要漏,也不要错。
图层没指定好的错误表现:点全部显示、全部关闭,有一些集中和原位标注没有随之切换关闭/显示。
还有一个常见错误是集中标注引线忘记拾取,此时也会弹出警告。
1,计算书没有切换到正常显示模式;需要显示一个层。
刚导入的计算书显示的是操作帮助(红黄绿色的几行文字),需要点一下它切到正常计算书再点校对。
2,没有截面数据;没点“同时导入截面”
计算书上很容易看到并没有截面数据,所以需要导入时勾同时导入截面,注意此时选文件的时候无需再选截面文件,程序也会有提示。
3,计算书图层指定有错漏。
这个操作错误的表现是某些梁没有梁中线,用QQF切换到计算书却发现计算书有梁。此时应该用[计算书图层设置]验证一下是否梁墙柱都已经指定好。
4,没有指定用户梁图图层,或图层指定有错漏。集中原位标注无需分开、可以属于同一个层。唯一注意是不要漏,也不要错。
图层没指定好的错误表现:点全部显示、全部关闭,有一些集中和原位标注没有随之切换关闭/显示。
还有一个常见错误是集中标注引线忘记拾取,此时也会弹出警告。
二、一个正确操作的典型飞图梁校对条件图应该是这样的:
1,每个梁都有梁中线,如果没有,用QQF切到计算书看是否建模就没有那个梁。
2,梁中线上有计算书、计算书上有截面数据;
3,点梁中线,能切换对应的集中原位标注;注意必须有集中标注否则要么识别结果与用户不一致需要手动改跨、要么用户梁图确实少了。
4,集中原位标注下面有配筋面积显示(可设置关闭);否则检查钢筋符号系列没设置正确。
5,点全部显示、全部关闭,所有集中原位标注都应显示/关闭,否则不随着切换的那些就是由于梁自动分跨与用户习惯不一致导致的,需要后续手动改梁跨:合并梁或断开梁。
2,梁中线上有计算书、计算书上有截面数据;
3,点梁中线,能切换对应的集中原位标注;注意必须有集中标注否则要么识别结果与用户不一致需要手动改跨、要么用户梁图确实少了。
4,集中原位标注下面有配筋面积显示(可设置关闭);否则检查钢筋符号系列没设置正确。
5,点全部显示、全部关闭,所有集中原位标注都应显示/关闭,否则不随着切换的那些就是由于梁自动分跨与用户习惯不一致导致的,需要后续手动改梁跨:合并梁或断开梁。
三、下面动图演示讲述的是第二类错误:用户条件充足、操作正常,还是会有许多小旗提示错误:
列举常见情况如下:
1.校核参数设置,最常见的是对配筋面积不足、或者偏大的提示。
第一列为系数,如果输入5表示超过5倍的话程序认为“偏大”了,例如此处8@100的面积1.01比G0.2大了5倍,认为“偏大”
第二列为实际面积平方厘米,如果输入10表示超过10cm2则认为“偏大”了,例如此处3d25面积为14.73比计算书3+10大了
这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任意一个即认为“偏大”了
可以关闭"校核面积偏大",则不校核任何种类的配筋面积的偏大。
使用范围方式:很容易看到,修改校核参数之后,对应的小旗会整批减少
也可以不关闭它,而将不希望提示偏大的某种类的面积大值改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他要校核的则输入正常值)
以上逻辑也符合对“不足”的判定。
例如这个提示箍筋不足,少了0.2左右,所以可以将箍筋不足的参数设置为-0.2,再校核,以后所有同类错误都将消失:G0.3-0.3配6@200认为通过,小旗会减少一整批。
第二列为实际面积平方厘米,如果输入10表示超过10cm2则认为“偏大”了,例如此处3d25面积为14.73比计算书3+10大了
这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任意一个即认为“偏大”了
可以关闭"校核面积偏大",则不校核任何种类的配筋面积的偏大。
使用范围方式:很容易看到,修改校核参数之后,对应的小旗会整批减少
也可以不关闭它,而将不希望提示偏大的某种类的面积大值改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他要校核的则输入正常值)
以上逻辑也符合对“不足”的判定。
例如这个提示箍筋不足,少了0.2左右,所以可以将箍筋不足的参数设置为-0.2,再校核,以后所有同类错误都将消失:G0.3-0.3配6@200认为通过,小旗会减少一整批。
一个参数通常决定一类错误,因此对一个校核参数的修改可以消除所有同类错误,小旗会因此减少整一批。
例如对通长筋匹配是否忽略架立筋的参数如果不忽略,可以看到有许多同类小旗提示。
例如对通长筋匹配是否忽略架立筋的参数如果不忽略,可以看到有许多同类小旗提示。
2.梁分跨不一致导致的错误提示。
自动分跨的常用判别参数,操作很简单、根据字面意义即可,在校对之前设置好。
自动分跨的常用判别参数,操作很简单、根据字面意义即可,在校对之前设置好。
须知每根梁的梁中线即为飞图识别到、飞图认为的“一根梁”,是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梁。
如果不符合要求的手工辅助办法:用“合并梁”、“断开梁”修改梁跨。
关于梁自动分跨与手动分跨演示点击本页面此前“如何交互(3)——飞图梁校对自动判跨与手动改跨”。
1, 飞图梁校对,为什么有些梁有梁中线,有些没有?(如何自测梁校对条件图) 点击此处观看
2, 梁校对对话框上的按钮有命令吗?点按钮不方便。点击此处观看
3, 为什么导入计算书没有截面数据? 点击此处观看
4, 梁校对,面积能用毫米校对吗?这样精度更高。 点击此处观看
5, 校对结束后,想保留计算书数据和配筋面积,怎么设置?点击此处观看
6, 我的梁平法截面是参照,(或:我的梁平法编号部分是图块)飞图梁校对支持吗?点击此处观看
7, 梁校对为什么所有原位标注都识别不了,右筋明明够了,却提示不足(按集中标注的通长筋来判断了)?点击此处观看
8,梁集中标注写了Ht表示镜像,怎么识别不了啊!(兼答:飞图梁校对怎么才能识别到简化标注、镜像标注啊!)点击此处观看
如上动图所示。
1,支持UCS吗?竖向时看图很累需要旋转UCS。答:支持。
2,在梁图中想切换到原始计算书(毕竟它是唯一准确)如何快速做到?答:随时输入[QQF]命令;也可以指定快捷键如TAB
3,为什么会提示“缺集中标注”?答:观察该梁中线的颜色,每个颜色代表程序内部识别到的一个整体梁,如果它与相邻梁中线颜色不一样,表示它没有识别为同一根梁,原因有多种,编号规则不一致是最常见原因;也有可能参数设置需调整。暂时解决办法:忽略此小旗错误(只看其他小旗)、手动通过此梁,后续会持续改进。
4,点了“全部关闭”了,为什么还有个别集中/原位标注还在显示?答:这些没有关闭的集中原位标注,代表程序内部不认为它是任何梁的集中标注。多数情况下这显然是错误,其原因还是由于梁号规则导致,如用户画两根梁、但程序认为是一根;暂时解决办法:忽略此小旗错误(只看其他小旗)、手动通过此梁,后续会持续改进。
5,校核结果能保存吗?答:没有这种按钮、也没有必要保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勾选了“保存合并断开跨信息”,那么所有在校核中手动调整过的梁分段、分跨都会保存。对于校核过程中改过的配筋不会被改变,所以这部分也不需要保存。意思是一边改筋,一边校核,总有一个点会把所有错误消除,校核完毕。
有声视频+各种实例+ 查看更多
有声视频+各种实例
+ 查看更多
飞图梁校对:交互性极强、灵活度极高、内容极其丰富,用户需细心观看以下操作
飞图梁校对用户实例一:铁律第一条:只要识别到,就会自动关闭! 没有自动关闭的,都是识别错误的!
飞图梁校对用户实例一:铁律第一条:只要识别到,就会自动关闭! 没有自动关闭的,都是识别错误的!
飞图梁校对,如何指定截面尺寸来源?(兼答:没有截面能梁校对吗?和:为什么梁校对,截面是-1?)
飞图梁校对,如何指定截面尺寸来源?(兼答:没有截面能梁校对吗?和:为什么梁校对,截面是-1?)
如果大面积误报,肯定是某些参数没有设置好(1)—截面可能放梁上
如果大面积误报,肯定是某些参数没有设置好(1)—截面可能放梁上
如果大面积误报,肯定是某些参数没有设置好(2)—钢筋等级字符设置
如果大面积误报,肯定是某些参数没有设置好(2)—钢筋等级字符设置
梁、跨分法与用户的不一致,是“误报错”的最常见原因。手动分跨:不能更加重要!
梁、跨分法与用户的不一致,是“误报错”的最常见原因。手动分跨:不能更加重要!
飞图梁校对2020-12-28版本进行了四项重大改进
飞图梁校对2020-12-28版本进行了四项重大改进
设置未注明的缺省箍筋:经常由于图面简洁需要,把大部分相同的箍筋在集中标注不画,而用文字表达
设置未注明的缺省箍筋:经常由于图面简洁需要,把大部分相同的箍筋在集中标注不画,而用文字表达
飞图梁校对能识别简化标注吗?(兼答:为什么我的简化标注梁都识别不了?)
飞图梁校对能识别简化标注吗?(兼答:为什么我的简化标注梁都识别不了?)
我的集中标注明明写了镜像/对称/反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当作镜像来校对啊?
我的集中标注明明写了镜像/对称/反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当作镜像来校对啊?
飞图梁校对用户工程实例1:
演示如何自检是否原位、集中标注识别正确,以及计算书图层设置命令
演示如何自检是否原位、集中标注识别正确,以及计算书图层设置命令
点梁校对命令后,可以通过观察图中残留的集中或原位标注,来得知是否都识别正确。所有识别到的集中或原位,都会被关闭显示。
为什么这个实例,会有那么多没有自动关闭的集中、原位标注?为什么那么多梁没有梁中线?
原因:需要细心操作,必要时用 计算书 -> 计算书图层设置指定遗漏的计算书图层。
1,什么是截面尺寸来源?
意思是:建模时有一套截面尺寸
施工图(梁平法图)上也有一套截面尺寸
建模时的截面尺寸保存在计算书
这个是“添加飞图计算书”导入的
默认是这样的格式,也支持其他格式
例如最右边的这个位置这个梁
可以看到建模是300x500
施工图上相同位置看下
可以看到它是300x650
再看这个梁
建模:300x500
施工图:200x500
飞图梁校对可以指定用计算书上,还是用施工图上的截面来校核
操作很简单:
在校对参数中选择下拉选项即可
如果施工图完全等于建模尺寸,两种来源的校核结果将完全一样。
2,截面尺寸来源有什么区别?
如果建模和施工图截面不一样,显然校核结果会不一样
看这个例子
灰色的是计算书尺寸,是300宽500高
单击它,可以看到没有错误
但如改为来源于施工图,再单击,可以看到有4个错误
点击小旗看下是否真的错
再看这个梁:灰色计算书是300宽500高
施工图是200宽500高
单击它,右端有一个错
改为来源于计算书,再单击,右端就没有错了
意思是:建模时有一套截面尺寸
施工图(梁平法图)上也有一套截面尺寸
建模时的截面尺寸保存在计算书
这个是“添加飞图计算书”导入的
默认是这样的格式,也支持其他格式
例如最右边的这个位置这个梁
可以看到建模是300x500
施工图上相同位置看下
可以看到它是300x650
再看这个梁
建模:300x500
施工图:200x500
飞图梁校对可以指定用计算书上,还是用施工图上的截面来校核
操作很简单:
在校对参数中选择下拉选项即可
如果施工图完全等于建模尺寸,两种来源的校核结果将完全一样。
2,截面尺寸来源有什么区别?
如果建模和施工图截面不一样,显然校核结果会不一样
看这个例子
灰色的是计算书尺寸,是300宽500高
单击它,可以看到没有错误
但如改为来源于施工图,再单击,可以看到有4个错误
点击小旗看下是否真的错
再看这个梁:灰色计算书是300宽500高
施工图是200宽500高
单击它,右端有一个错
改为来源于计算书,再单击,右端就没有错了
3,无需过多关注,会自动识别和提示
来看这两个计算书
(当前是CAD同步状态)
左边纯色的,是没有计算书截面的
右边原色的,是在添加飞图计算书时候,同时导入了截面的
设为来源于计算书,由于左边没有计算书截面
就会提示这个
如何解决?可以重新添加飞图计算书一次
也可以点是,切为来源于施工图,就继续校对了
现在设为来源于施工图
在右边原色那里点校对
则会弹出提醒,
来源于计算书总会比施工图多一个校核:截面与计算书不同
余下步骤跟之前一样:略
4,有计算书截面、和没有的区别
刚之前一样,左边纯色:没有计算书截面;右边原色:有截面。
校核左边
5,截面尺寸来源有什么用处?
如果已知用户建模非常准确,或者用户梁校对时候只有wpj数据没有截面数据了,
将截面尺寸设置为来源于施工图,就能继续校核,否则
来看这两个计算书
(当前是CAD同步状态)
左边纯色的,是没有计算书截面的
右边原色的,是在添加飞图计算书时候,同时导入了截面的
设为来源于计算书,由于左边没有计算书截面
就会提示这个
如何解决?可以重新添加飞图计算书一次
也可以点是,切为来源于施工图,就继续校对了
现在设为来源于施工图
在右边原色那里点校对
则会弹出提醒,
来源于计算书总会比施工图多一个校核:截面与计算书不同
余下步骤跟之前一样:略
4,有计算书截面、和没有的区别
刚之前一样,左边纯色:没有计算书截面;右边原色:有截面。
校核左边
5,截面尺寸来源有什么用处?
如果已知用户建模非常准确,或者用户梁校对时候只有wpj数据没有截面数据了,
将截面尺寸设置为来源于施工图,就能继续校核,否则
提示:出现大范围的误报的时候,往往是由于某些特殊参数没有设置正确。这些参数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修改,仅在少数用户的习惯才需要,因此没有在对话框上开放,而是需要在[参数编辑器]进行修改。订阅用户出现问题,请随时联系飞图客服,飞图提供7X24小时客服。
钢筋等级字符设置,也是影响大面积误报的其中一种可能。
本视频演示如何用【合并跨】消除程序提示的错误。
2020完美收工:飞图梁校对再度重大改进更新(四项),更加丰富准确好用[2020-12-28] 脚本:
飞图梁校对2020-12-28版本进行了重大改进,主要有:
1,增加抗6.3.3.1 对受压区相对高度比的校核;
看这个地方
因为之前做过一次“全部关闭”(为了只显示当前梁、图名更加清晰)
所以切换这梁,可以看到它有9个错误,其中之一就是受压区有效高度比不满足
假设改一下混凝土等级,例如改为C80,这条就通过了。
2,增加抗6.3.3.3 对箍筋最大间距的校核;
点校核参数,反选,只勾选箍筋最大间距
直接范围校对,框全图
没问题,校出来四处。
一边滚轮放大,一边按巡视热键F(向右巡视)
看下提示,参数读取也都是正确的
把箍筋改为75
再校核:错误消失了
3,对话框增加界面上显示错误列表的开关:
点这个箭头,切换回老的习惯:菜单上显示错误列表
再点它,切为对话框上显示
选择一类错误,热键巡视定位
也可右键引出绘制
这种情况属于“截面文字放到梁线上”,
需要勾选这个开关
4,增加其他实用选项:
指定些特定项目剔除哪些编号不校核;
这里设置哪些编号跳过校核,
加多一种,用半角逗号隔开
这里设置结束时候,哪些东西留下不要删
保留小旗引出标注选项;
点结束校核
之前的小旗引出就不会被删
截面可能位于梁上,针对某些风格的图纸;
飞图梁校对2020-12-28版本进行了重大改进,主要有:
1,增加抗6.3.3.1 对受压区相对高度比的校核;
看这个地方
因为之前做过一次“全部关闭”(为了只显示当前梁、图名更加清晰)
所以切换这梁,可以看到它有9个错误,其中之一就是受压区有效高度比不满足
假设改一下混凝土等级,例如改为C80,这条就通过了。
2,增加抗6.3.3.3 对箍筋最大间距的校核;
点校核参数,反选,只勾选箍筋最大间距
直接范围校对,框全图
没问题,校出来四处。
一边滚轮放大,一边按巡视热键F(向右巡视)
看下提示,参数读取也都是正确的
把箍筋改为75
再校核:错误消失了
3,对话框增加界面上显示错误列表的开关:
点这个箭头,切换回老的习惯:菜单上显示错误列表
再点它,切为对话框上显示
选择一类错误,热键巡视定位
也可右键引出绘制
这种情况属于“截面文字放到梁线上”,
需要勾选这个开关
4,增加其他实用选项:
指定些特定项目剔除哪些编号不校核;
这里设置哪些编号跳过校核,
加多一种,用半角逗号隔开
这里设置结束时候,哪些东西留下不要删
保留小旗引出标注选项;
点结束校核
之前的小旗引出就不会被删
截面可能位于梁上,针对某些风格的图纸;
来看这种风格的梁平法施工图。
在用户的实际梁平法施工图中,经常由于图面简洁需要,把大部分相同的箍筋在集中标注不画,而用文字表达。
这种图面风格例如这个实例图纸
可以看到有大部分集中标注没有标写箍筋
现在来校对下这个梁图
校对操作过程不在赘述(点“飞图计算书”->“选计算书上基点”->“选梁图上对应点”->空格或回车设置平法图层->框要校对的范围)
看下这根梁的错误提示:缺少箍筋
只要没写箍筋,都会这样提示
解决办法:设置未注明的缺省箍筋。
操作:点校对参数,在对话框右下角,勾选“集中标注缺省表达箍筋”,随时点其右边的按钮,设置缺省箍筋的具体值
这个对话框目的是用来根据梁宽不同,设置不同编号(性质)的梁的缺省箍筋值
这里输入梁宽划分
如果梁不需要按宽度区分,则这里输入常见的最大梁宽就可以,例如输入2000,表示0到2米的梁,都使用这个表格
如果梁需要按宽度区分,则用英文半角逗号把不同的梁宽值分开,例如:300,900,1200,
则表示小于等于3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300到9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900到12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直接在上面输入即可,会记录当前设置
每一行表示某种编号的具体设置。
注意:“其他”表示除了显式指定的编号的任何其他编号。
如果有几种编号使用相同设置,也是用英文半角逗号隔开即可,例如:KL,LL,L
如果要增加一种编号,在空白的地方直接输入新的一行就可以
例如这里输入:L, f10@200, 输入后按确定就能记录。
点“删当前行”则删掉当前一行。
点“清空表格”按钮可以清空对话框上的所有格子内容
现在演示一个例子,如果希望设置“对2000以下宽度的梁:KL的缺省箍筋是f8@100(2); 其他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该如何设置?
先输入2000,刷新
然后清空表格,输入:KL、f8@100(2);
再输入:其他,f10@100(4)
点确定就可以了。它表示:所有2000以下的梁,KL的缺省箍筋是f8@100(2); 其他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
如果把两米改为3米,
再把第一行删掉,只留下“其他”,
这样设置:所有3000以下的梁,所有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因为一般梁宽不会超过3米,这个设置实际意思是,任何缺省箍筋都是f10@100(4)。
如果当前设置是不勾“”
就会提示缺少箍筋
再点梁中线:重新校核
这次只有一处小旗了
不会提示"缺少箍筋"了,而是提示已采用了缺省箍筋,和具体的值,方便用户核对
"XL"没有列出来,所以采用"其他"这行;又因为当前梁宽300,所以是f6@200(2)
如果这里加"XL",就采用这行,箍筋就是f8@100(2)
在用户的实际梁平法施工图中,经常由于图面简洁需要,把大部分相同的箍筋在集中标注不画,而用文字表达。
这种图面风格例如这个实例图纸
可以看到有大部分集中标注没有标写箍筋
现在来校对下这个梁图
校对操作过程不在赘述(点“飞图计算书”->“选计算书上基点”->“选梁图上对应点”->空格或回车设置平法图层->框要校对的范围)
看下这根梁的错误提示:缺少箍筋
只要没写箍筋,都会这样提示
解决办法:设置未注明的缺省箍筋。
操作:点校对参数,在对话框右下角,勾选“集中标注缺省表达箍筋”,随时点其右边的按钮,设置缺省箍筋的具体值
这个对话框目的是用来根据梁宽不同,设置不同编号(性质)的梁的缺省箍筋值
这里输入梁宽划分
如果梁不需要按宽度区分,则这里输入常见的最大梁宽就可以,例如输入2000,表示0到2米的梁,都使用这个表格
如果梁需要按宽度区分,则用英文半角逗号把不同的梁宽值分开,例如:300,900,1200,
则表示小于等于3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300到9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900到1200的梁宽使用这列的缺省箍筋
直接在上面输入即可,会记录当前设置
每一行表示某种编号的具体设置。
注意:“其他”表示除了显式指定的编号的任何其他编号。
如果有几种编号使用相同设置,也是用英文半角逗号隔开即可,例如:KL,LL,L
如果要增加一种编号,在空白的地方直接输入新的一行就可以
例如这里输入:L, f10@200, 输入后按确定就能记录。
点“删当前行”则删掉当前一行。
点“清空表格”按钮可以清空对话框上的所有格子内容
现在演示一个例子,如果希望设置“对2000以下宽度的梁:KL的缺省箍筋是f8@100(2); 其他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该如何设置?
先输入2000,刷新
然后清空表格,输入:KL、f8@100(2);
再输入:其他,f10@100(4)
点确定就可以了。它表示:所有2000以下的梁,KL的缺省箍筋是f8@100(2); 其他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
如果把两米改为3米,
再把第一行删掉,只留下“其他”,
这样设置:所有3000以下的梁,所有编号缺省箍筋是f10@100(4),因为一般梁宽不会超过3米,这个设置实际意思是,任何缺省箍筋都是f10@100(4)。
如果当前设置是不勾“”
就会提示缺少箍筋
再点梁中线:重新校核
这次只有一处小旗了
不会提示"缺少箍筋"了,而是提示已采用了缺省箍筋,和具体的值,方便用户核对
"XL"没有列出来,所以采用"其他"这行;又因为当前梁宽300,所以是f6@200(2)
如果这里加"XL",就采用这行,箍筋就是f8@100(2)
飞图梁校对中,对绝大部分“正常的简化标注”,自动就识别并处理了 。
由于用户习惯多样,飞图提供了两个重要参数确保识别正确,其中一个是“其他关键字”,详细看有声视频:
由于用户习惯多样,飞图提供了两个重要参数确保识别正确,其中一个是“其他关键字”,详细看有声视频:
原因在于需要设置【镜像关键字】。